1848年后,如火如荼的欧洲工人运动陷入暂时低谷,资本主义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但好景不长,1857-1859年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直接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新的高潮兴起。在此形势下,马克思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马克思深刻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下简称“两个决不会”)。
这一判断是马克思十多年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发展得出的科学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第二个伟大发现的著作——《资本论》的最初一个稿本。《序言》是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作的,从宏观上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总体性概括,“两个决不会”论断是《序言》的思想精髓,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化了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深刻的社会历史逻辑。
夯实理论基石深化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该论断进一步夯实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深化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众所周知,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观这一“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原因是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样,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也总是从人们的精神动机或某种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这是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科学的实践,囿于把物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思维的必然结果。
在《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实质做了最集中、最经典的表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决定着人们的意识,决定着社会上层建筑的变迁发展。原有的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及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不是由人们的意识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实践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光辉运用。
提供思想圭臬与“两个必然”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核心
该论断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进程,为我们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圭臬。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这一论断与“两个决不会”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思想,基于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过程的分析,基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坚定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如果说“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趋势和途径,那么,“两个决不会”论断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荆棘曲折、斗争复杂的辩证运动过程。一方面,尽管“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着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但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在全部发挥出来之前,资本主义将还会有相当的生命力,不会马上灭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在旧社会的胚胎里成熟之前,也是决不会出现的。坚持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反观当今世界,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辩证思维,既要坚信社会主义光明前途,也必须笃定开展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彰显与时俱进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树立光辉典范
该论断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格,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光辉典范。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实现了唯物史观与时俱进的深化发展,彰显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其根基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关系的激化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深入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恩格斯长期坚持革命实践,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作出了“两个必然”的历史结论。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新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实事求是立场,作出了“两个决不会”这一与时俱进的科学结论,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树立了榜样。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加深,反复证明了马克思“两个决不会”论断的科学性,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7777919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01207/246520.shtml